潘昌煦年谱(初编) 1913年

  是年夏,先生的大侄子潘承圻从南洋公学毕业,为南洋公学中学第五届毕业生(1),并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科部(2)。先生的侄子潘承埛参加工作刚满一年,概因其工作成绩突出,而被北京电报局破格批准其参加考试,入读交通部电报传习所中等班(3)
  先生自原配李氏过世之后,一直忙于学业和事业,年近四十亦无续絃,母亲吴氏非常挂记先生婚事,一直在为先生物色合适的继配人选,直至是年夏,找到无锡叔伦公讳彤业女华婉清,母亲吴氏觉得非常满意,令先生返乡迎娶(4)
  7月1日(五月廿七日),奉母命,向大理院请婚假10余日(5),返回故乡苏州。
  7月4日(六月初一日),与无锡华婉清成婚(6)。完婚数日后即返回北京。
  7月9日(六月初六日),陆鸿仪、庄璟珂被任命为大理院推事。
  7月12日(六月初九日),返京后,开始参与大理院民庭的案件的审理判决(详见附录二)。
  是日,二次革命爆发,内战重开。
  先生作诗《四十初度》(7),诗中尽显忧虑之心情。

《四十初度》

四十蹉跎鬓渐衰,剧怜东亚一男儿。
华堂燕雀忧虞日,大陆龙蛇战鬭时。
鹑首谶成天已醉,马头尘起我何之。


 

(1) 参见霍有光、顾利民编著 《南洋公学 交通大学年谱》,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返回标注点]
(2) 参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 《清华大学史料选稿 第四卷 解放战争时期的清华大学(1946--1948)》, 1994年,第637-640页。[返回标注点]
(3) 参见交通部电信学校编 《交通部电信学校五十周年纪念特刊》,1929年。第110页 [返回标注点]
(4) 参见潘昌煦著 华源生编 《芯庐遗墨》,苏州潘氏影印,2009年。[返回标注点]
(5) 参见大理院书记厅编辑 《大理院判决录 1913年7月》。[返回标注点]
(6) 注:大婚日期乃笔者推测出,因请假十日中,此日宜婚娶。[返回标注点]
(7) 引自潘昌煦著 陆鸿吉编《芯庐遗集》,吴县潘氏印行,1963年。[返回标注点]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