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昌煦年譜(初編) | 1873年 |
18日 (清光緒甲申十年八月三十日)生。共生育四子一女,潘承壎(銘紫)、潘承埏(暢軒)、潘承冶(殤),李氏出;潘承逵、潘儼若(1),華氏出。
先生原配李靜純的李家,其父李晉祜,字雙耔,號峴亭,是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後到江蘇發展。其母顧氏江蘇元和縣人。其長兄李泰來(2),字慕蓮,號如登,又號礌盦,1869年5月15日(清同治八年四月初四日)生。光緒丁酉科舉人,為先生的摯友之一,曾經為章宗祥的塾師(3)。
1860年5月,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率部向蘇南進軍,6月2日,攻陷蘇州。家族經營的商業損失慘重,家族成員四散流亡,其中一支是堂伯潘文榜(旋卿公)將家業轉移至上海,一度有所起色。為重建家族,旋卿公、逸卿公及先生的生父四處尋訪因戰亂而失散家族其他分支,不獲。旋卿公遂決定重編潘家宗譜,並於1869年(清同治八年)完成《歙縣遷蘇潘氏家譜》初稿。戰亂結束後,先生家遷至蘇州府元和縣,後定居在蘇州城祥符寺巷 。(4)
清末,蘇州府一帶的經商家族開始培養有潛力的家族成員讀書考取科名,以提高家族的社會地位。家族中共有四人獲得科名,潘文榜(旋卿公)的父親潘士淳是家族中第一位獲取科名的人,於1812年 (清嘉慶十七年),以元和縣學拔府第六名,成為庠生。之後,潘文柄(麗卿公)的大兒子家犖,於1880年 (清光緒六年)以元和縣學第二十五名,成為庠生。潘文榜(旋卿公)的二兒子廷燮,於1897年 (清光緒二十三年)參加江南鄉試,以第二十一名中式舉人。先生則於1898年 (清光緒二十四年)入京參加會試和殿試獲賜進士出身,並入選翰林院。
(1) 潘儼若,見《芯廬遺集》中陸鴻吉所作《潘由笙先生傳略》。 [返回標注點]
(2) 李泰來,見顧廷龍主編《清代朱卷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返回標注點]
(3) 見章宗祥著 《任闕齋主人自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第24冊,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 [返回標注點]
(4) 見顧廷龍主編《清代朱卷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第87卷,第417-457頁。[返回標注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