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嘗試解析東京国立博物館所收藏的書畫摺扇「清張熊花卉民國潘昌煦行書」。
上圖拍攝自ColBase国立博物館所網站。訪問該網站可以觀賞並下載該摺扇更清晰的圖像,網址為:https://colbase.nich.go.jp/collection_items/tnm/TA-601?locale=ja
摺扇正面釋文:囗囗香囗囗囗。丁丑夏日。子祥張熊。鈴印:子祥
摺扇背面釋文:芾比留占雲久者,恐訟泝不及一見,昨略瞻望,無得志之容,有憂天下之色。 退為四海生靈,賀恭惟相公,以天下之英,任天下之重,大鈞洪運,轉化密移,仁智隨識,孰窺其功。 正同萬物鼓舞耳。潘昌煦。鈴印:潘昌煦印,戊戌翰林。
潘昌煦先生(以下簡稱先生)的題字是臨摹米芾行書《閏月帖》。
張熊(1803-1886),又名張熊祥,字壽甫,亦作壽父,號子祥,晚號祥翁,別號鴛湖外史,鴛湖老人,鴛湖老者,鴛鴦湖外史,西廂客。別署清河伯子,髯參軍。室名銀藤花館。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張熊年青時代即移居上海。最擅長畫花卉,縱逸似周之冕,古媚似王武。尤其善於畫大幅的牡丹,屏山巨幛,以尋丈計者愈見力量。他畫的花鳥、草蟲、蔬果、人物、山水都很有功力,精篆刻,繪畫注重寫生,亦善八分書。花鳥畫初亦宗惲南田,後自成一家,富於時代氣息,極受社會稱讚。
摺扇的畫面是張熊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夏所創作。而摺扇的書法面則是先生於民國時期所作行書,具體時間不詳。摺扇的正面和背面各有一個「定靜堂」的收藏鈴印,這是台灣大收藏家林宗毅的收藏印章。因為這把摺扇沒有指定的贈與對象,故應是書畫商行製作並售賣的。
以上是筆者由摺扇而搜索到的資訊。這摺扇最有意思之處是其畫面作於清朝而書法則作於民國,相差近七十年。下面筆者開開腦洞,嘗試圓了這摺扇的故事。
清光緒三年(1877年)夏,時年七十有五的老畫家張子祥繪製了這扇面,后為滬上的書畫商行所收,一直未能製作成扇。斗轉星移,時光如梭,刷……就到了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隱居於蘇州的先生因積蓄耗盡,而開始要靠鬻字賣文自給。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先生的老朋友沈衛亦在海上鬻字為生,遂幫先生聯絡好書畫商行,並在先生的潤格上評贊曰:「……。退隱后益致力於詩古文辭,兼習書課於漢魏晉唐碑版,各有所得,蓋駸駸乎入古人之室矣。」先生的書法作品漸漸地在上海有了些名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書畫商行的少東家整理收藏,發現張子祥的這扇面尚未製作成扇,正為如何搭配書法扇面犯愁,店内一夥計言:「潘昌煦先生今年恰好七十有五,店内亦有其書法扇面,正好配上對。這個噱頭可好?」少東家喜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