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展示了潘昌煦先生为元和惠栋的《周易古义》手稿所作的跋文。
笔者于前文提到江南元和惠氏的“惠氏四世传经图”后,忽又想起曾在《潘昌煦年谱》初编中断定潘昌煦先生(以下简称先生)曾收藏有惠栋的《惠定宇征君周易古义遗稿》,遂特作了篇长文用来说明,尝试探究先生对元和惠栋的《周易古义》手稿的收藏。写好文章刚发表不久,竟发现笔者当初的考据存在错误,当然,当初的断定自然是不能成立的。只好把发表的文章下架,重新修改成现在的这篇文章,仅展示下潘昌煦先生为元和惠栋的《周易古义》手稿所作的跋文,并对当时所作的推断错在何处进行说明。
惠栋(1687.11.18-1758.6.27),江南元和人。字定宇,号松崖。是清代著名学者,藏书家和经学大师。一生著述宏富,包括《易汉学》、《周易述》、《荀爽易》、《易例》、《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松崖笔记》、《松崖文钞》等等。
这《周易古义》正是惠栋所著《九经古义》中九者之一也。
笔者曾从网络上收集到《惠定宇征君周易古义遗稿》的一些图片,其中部分图片如下所示(因那时笔者还是游戏菜鸟,并未将图片的网络地址保留下来,是故若图片的发布者认为不妥,烦请联系笔者):
《周易古义》手稿的首页
《惠定宇征君周易古义遗稿》题跋
跋文摘录如下:
钤印:酉生
吾吴惠氏与高邮王氏、金坛段氏同以朴学著称。而四世传经,尤为海内儒林所推重。定宇征君所著九经古义二十二卷,讨论古字古音,以博异闻,正俗学。益都李文藻见而善之,为之锓板粤中。其后阮文达公列入学海堂经解丛刊,以饷后进。此册周易古义即其九者之一也。顾与世所传刻之本相校,则同者十之四五,其余已经删易,是为当时初剏之稿无疑。观夫原名志小编,改为九经会最,复更定为九经古义。又每节之中,朱墨点窜,后页并附有条说,证以述首篇,所谓日有省也,月有淂也,岁有记也。有以窥其潜搜冥讨,不知几经寒暑而后全编告成。于戏!可谓懃已。征君于经无所不通,晚年尤邃于易,专宗虞仲翔,叅以荀、郑诸家之义,约其旨为注,演其说为疏。甞为周易述一书之垂成而疾革,遂缺革、未济十五卦及序卦杂卦二篇,毕生精诣,直并上规汉儒,今册中各条之眉,冠以虞、京、荀、郑各字,亦犹此志也。吉光片羽,长留天壤,至堪宝贵,岂特乡邦文献而已。共和纪元后三十七载三月下澣,元和后学潘昌煦谨识。
钤印:潘昌煦印、字曰由笙
上图中,这《周易古义》手稿的首页一共有三个钤印,分别是“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藏”、“尚友斋书画记”和“庆善字叔美印”。这些应是该手稿收藏者收藏印记,并无先生的收藏印记。
当时笔者判断先生曾收藏了该手稿的思路如下:
由上述跋文可知,先生是于1949年3月下旬完成的《惠定宇征君周易古义遗稿》跋文,并且为《惠定宇征君周易古义遗稿》的封面署题。而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成立于1950年7月,这说明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收藏该册子时,已有先生的题跋了。那会不会是其他的收藏者请先生为此册子题跋呢?
假设先生为该册子作跋文和封面署题是应此册子的某一收藏者之请而为之的,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一种情况,但笔者通过研究跋文,即可轻松否定该种可能性。其原因之一是跋文通篇是对《周易古义》手稿的考证,却只字未提这假设的收藏者的姓名;而更为关键的原因是在跋文的第二行竟出现笔误的更正,即将「九经精义」的笔误「精」字更正为「古」,这显然是在装订成册之后发现笔误而更正的。如果是应其他收藏者之请,那先生定会重新书写跋文的,而事实上,先生只是在笔误处更正。这即可说明该手稿当时必为先生所收藏。先生在整理成册后不久发现笔误,盖因当时正逢时局动荡不安,已无心情重新书写跋文或请人装订成册,遂只好先更正之。
以上是当时笔者的思路。
以上判断实际上存在两处问题:
第一,是这个先生笔误的更正时间是未知的,即无法确定是何时更正的。可能是书装订好后不久,但也可能是之后很久,比如1952年才被发现,或者甚至可能是在先生过世后,才被发现的。
第二,是这个笔误到底是谁做的更正也是未知的,可能是先生,也可能是别人。
基于此,笔者曾经做出的先生曾经收藏了该《周易古义》手稿的判断是过于主观或是考虑不周全,这个判断自然是不能成立的。
能发现两年前犯下的错误,这其实是件很开心的事,至少能说明笔者仍在进步中。喵喵。
参考文献
1、《惠定宇征君周易古义遗稿》,苏州博物馆收藏。
2、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编《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第5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134页。
3、王欣夫撰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4月,ISBN: 9787532599066
4、玩喵著 《潘昌煦年谱》 初编, campuswan.com, 2022年9月。
5、潘昌煦著,玩喵编 《潘昌煦集》 初编, campuswan.com, 202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