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略探潘昌煦先生的晚年生活。
1933年8月10日,潘昌煦先生(以下简称先生)在苏州皮市街十号的家中设午宴,招待亲朋好友。顾颉刚和吴梅均在其日记中有此次家宴的记载。顾颉刚在日记中记道:“……。予别世昌,独到皮市街潘宅吃饭。三时许归。……。今午同席:陆棣威、盛霞飞、吴癯庵、钱宾四、起潜叔、予(以上客),潘由笙(主)”。吴梅在其瞿安日记中记道:“……。午间赴潘酉笙之召,宴饮尚适。座间为须某(酉笙之内母舅)、范子明、顾颉刚、钱宾四、顾起潜、盛霞飞、陆棣威也。”。其中,须某和范子明是先生继配华氏的娘家亲戚;顾颉刚是先生燕大同事及好友;钱穆(宾四)和顾廷龙(起潜)则是先生燕大时的忘年交;吴梅为先生亲戚;盛霞飞为先生挚友;陆鸿仪(棣威)为先生一同走过进士馆、翰林院、日本中央大学、法制局、大理院的挚友。
而在此之前,先生已从事二十余年法律工作,因心累而刚辞去燕大法学教授之职,返乡准备隐居生活。为了不再心累,先生选择放弃法学研究,而重拾经文,这可从其对皮市街十号潘宅的布置看出端倪。先生将戊戌翰林的牌匾高悬正堂,即是重拾经文之明证。后人曾造访潘宅,作诗云:
胥门景色尚依依,皮市街前忆叩扉。
及第翰林犹有匾,拂衣寒士已知机。
退隐后,先生几乎每日都用大量时间练习书法。据传闻每日清晨,都要研磨出一大桶墨,用于练字。晚清翰林院编修沈卫对先生有评赞云:“……。退隐后益致力于诗古文辞,兼习书课于汉魏晋唐碑版,各有所得,盖骎骎乎入古人之室矣。”
因先生退隐时未购置田地,在1939年储蓄用尽后,就靠鬻字卖文自给。先生晚年的诗友亢惟恭有诗云:
鷃鹄同飞后,云彩隔几程。
前朝尊太史,本色守书生。
气节冰霜洁,胸襟泾渭清。
晚年才鬻字,津沪仰高名。
可见,先生的书法作品在江南和天津享有盛名。
笔者读过绍瑜的《母亲郑逊轶事》,其中提到其父邵循正于1961年在天津劝业广场的小字画店淘到先生的行书折扇。又笔者有幸在网上观赏到先生为卞孝萱(当时在沪上银行做事)的题字,当时菜鸟如我还以为是五言诗,研究半天无果,其实是临摹《张猛龙碑》之“令誉日新,声驰天紫。 以延昌中出身,除奉朝请,优游文省; 朋侪慕其雅尚。 朝廷以君荫望如此,德音宣畅”。先生晚年鬻字之作品,大部分是临摹碑文,也有部分题诗题词的作品。其晚年题诗题词的作品中的诗词多收录在《芯庐遗集》中。
又先生仍好游山水,每次出游或多有诗歌创作,随心境之变化,先生晚年的诗歌风格亦有变化,正如陆鸿吉作《潘由笙先生传略》所述,“性好吟咏,早年湛于选学,手不释卷,工诗善赋,诗宗杜陵多感事伤时之作,晚年以陶白二集自娱”。
先生晚年追求简朴生活,陆承曜女士在《忆潘昌煦先生》一文中回忆曰:“先生平时生活简朴,布衣菜饭,从不叫苦并且还亲自下厨做饭,从调味到持柴引火,样样都干,他和夫人分工操作,笑语相对,其乐融融。 每天清晨他洒扫庭院,提篮买菜,甚至亲涤便壶”。
先生晚年亦以整理乡邦文献为己任,曾为元和惠定宇《周易古义》之手稿的封面署题为《惠定宇征君周易古义遗稿》并题跋。又于1950至1952年,为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做事,为苏州文物的战后恢复出力。
参考文献
1、顾颉刚著《顾颉刚日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
2、吴梅著《吴梅全集 日记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3、亢惟恭著《惕盫诗稿》,未刊行。
4、《母亲郑逊轶事》,绍瑜,清华大学校友总会网站,2018年12月。
5、《春蚕到死丝方尽:悼恩师卞孝萱先生》,武黎嵩,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网站,2015年04月。
6、潘昌煦著,陆鸿吉编 《芯庐遗集》,吴县潘氏印行,1963年。
7、江苏省苏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文史资料选辑 第14辑》,1985年9月。
8、惠定宇撰,潘昌煦署题并题跋《惠定宇征君周易古义遗稿》,苏州博物馆藏。
9、潘昌煦著,玩喵编 《潘昌煦集》 初编, campuswan.com, 2022年11月。
10、玩喵著 《潘昌煦年谱》 初编, campuswan.com,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