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记录了目前收集到有关潘昌煦先生的长兄潘昌熙的一些资料,并尝试解析。

  今日是潘昌煦先生(以下简称先生)的长兄潘昌熙诞辰155年,谨以此文留作纪念。

  以下是笔者自《歙县迁苏潘氏家谱》、《芯庐遗集》和《李超琼日记》中获取的与先生的长兄潘昌熙相关的资料。

  潘昌熙,字春如,号鹤孙,别称鹤笙。同治八年五月廿三日(1869年7月2日)生,为家中长子。配程氏,安如公讳基泰次女,母吴氏,同治七年五月初二日(1868年6月21日)生。共生育二子二女,潘承圻(锡侯)、潘承埛(牧仲)、潘娴则、潘懿则。

  潘昌熙的父亲潘文柱,为家中长子,字念圃,号朗峰。道光十六年十月十八日(1836年11月26日)生,光绪六年十月初四日(1880年11月6日)卒,年四十五岁,” 生平至性过人,操行不苟,持躬接物一出以诚 ”;一生唯一嗜好唯饮酒也,” 望子读书甚切 ”,希望其子辈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光耀族门。母亲吴氏, 道光丁酉十七年九月十九日(1837年10月18日)生,民国八年(1919年)1月卒,年八十二岁。共生育五子四女,潘昌荣(殇)、潘昌熙、潘昌煦、潘昌勋和潘昌熊(殇),长女和次女均殇,三女儿嫁给国学生徐元炜的长子徐守诚,四女儿嫁给邹惟金公的长子邹福伟(元和县增生)。

  同治十二年(1873年)
  六月初五日(6月29日),先生出生。

  光绪二年(1876年)
  二月十三日(3月8日),三弟潘昌勋(绩臣)出生。

  光绪六年(1880年)
  十月初四日(11月6日),父亲潘文柱不幸过世,年四十五岁。其时,潘昌熙未满12岁,而先生刚满7岁不久。

  光绪十六年(1890年)
  四月(6月),先生参加苏州府元和县县试,获县试第一名。
  五月七日(6月23日),李超琼在日记中记有 “ 潘生昌煦字春晖始来见,询知其八岁失怙,有兄亦贸易为生,固寒士也。然天资之优,性情之纯笃、品谊之端正、固自难得。 ”

  光绪十八年(1892年)
  十月廿九日(12月17日),潘昌熙的长子潘承圻(锡侯)出生。

  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
  腊月廿八日(2月11日),潘昌熙的次子潘承埛(牧仲)出生。

  光绪三十年(1904年)
  六月初二日(7月14日),进士馆放暑假,先生返回苏州。李超琼在日记中记有 “ 晴。……。乃便访潘生昌煦于其家。 ”
  六月十六日(7月28日),李超琼在日记中记有 “ 晴,大风。……。毅儿约由笙、苍一为灵岩元墓之游,既夕,乃出胥门登舟也。 ”
  六月十九日(7月31日),李超琼在日记中记有 “ 大雨。……。由笙山行未归,其伯兄于日间无疾而逝,命昂儿往唁焉,并一百金资其后事。闻潘伯于食粥后,问今日何日,家人告之;又问时为几下钟,又告之,遂奄然怛化。岂有慧业者耶?石火电光,信哉! ”
  六月廿一日(8月2日),李超琼在日记中记有 “ 阴雨。……。便过由笙处一视,以其有兄丧,虑过悲也。适陆棣威庶常亦在,共谈少选,乃别。 ”
  七月初十日(8月20日),李超琼在日记中记有 “ 晴,晚雨。辰间,往云锦公所吊潘鹤笙之丧,由笙之伯兄也。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四月十九日(5月22日),李超琼在日记中记有 “ 晴。……。日间,得由笙及黄徽州各一函。 ”
  四月二十日(5月23日),李超琼在日记中记有 “ 晴。……。潘生昌煦之兄子承圻来见,以将入高等小学堂也。 ”
  四月廿一日(5月24日),李超琼在日记中记有 “ 晴。……。答由笙一书,报其前日来函所托为子弟谋师事也。 ”
  五月初十日(6月12日),李超琼在日记中记有 “ 晴。……。特至小学堂一视,潘承圻以前日始送之入学也。 ”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五月十四日(6月12日),因先生夫人李氏不幸病逝。
  五月廿一日(6月19日),李超琼在日记中记有 “ 晴。……。以新赋悼亡未能自释也。 ”先生在长赋《悼亡》中有” 深闺妯娌夙交欢,嫂氏真同姊氏看。 ”之句。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先生从燕京大学退隐后,在诗赋《狮子林为贝氏购葺率赋长歌一首 (并序)》中有” 归来廿载京华客,儿童游钓踪能识。 ”之句。


  以下是笔者的解析。
  首先看先生在1890年参加元和县试获得第一后,到元和县署拜访县令李超琼的那段,” 潘生昌煦字春晖始来见,询知其八岁失怙,有兄亦贸易为生,固寒士也。然天资之优,性情之纯笃、品谊之端正、固自难得。 ”可知当时潘昌熙已从事贸易为生。另外,李超琼对先生的评价也值得仔细推敲,” 天资之优 ”显然认为先生天生就是读书的料,而” 性情之纯笃、品谊之端正 ”这些特点应与后天的培养有关系,其实这也是在高度赞扬先生的母亲和兄长吧。先生的生父过世时,先生只有7岁(虚龄八岁),而潘昌熙未满12岁。作为家中长子,笔者猜测他可能很早就辍学去工作,并努力支撑起整个家庭。旧时读书是非常烧钱的,在家道中衰的情况下,为支持先生的学业,笔者猜测需耗费家庭的绝大部分资产。而先生是家中的老二,因先生的二叔无子女,先生的生父已将先生过继给先生的二叔。而从《歙县迁苏潘氏家谱》中先生的生父及其二叔的行述中可知,先生二叔一生潇洒到晚年已陷贫穷,概不太可能给先生在学业上多少支持。先生能继续保持学业,直到考取秀才,并被李超琼聘请为县署典记室书记员止,这其中的主要支持均来自其母亲和兄长,这确实令笔者敬佩。

  潘昌熙的长子潘承圻(锡侯)是1892年12月出生的,此时,潘昌熙已二十三岁。由此,笔者猜测潘昌熙很有可能是在先生考中秀才后即1890年或之后才结婚的。如属实,则在旧时亦属晚婚了。

  再看1904年潘昌熙过世时,李超琼的那些记录,其中,” 伯兄 ”、” 潘伯 ”和” 潘鹤笙 ”均是指潘昌熙。李超琼对先生的家庭情况是非常了解的,对一个普通人留下这么多文字记述,可知其对潘昌熙亦是佩服的吧。

  1905年,先生因在北京进士馆修习法政,而请求时任苏州府吴县县令的李超琼帮他为潘昌熙的长子潘承圻谋师,李超琼即将潘承圻安排入读高等小学堂,即苏州第一公立中学堂(草船中学)的前身。

  1908年,先生夫人李氏不幸病逝。先生在长赋《悼亡》中有” 深闺妯娌夙交欢,嫂氏真同姊氏看。 ”之句。即表明妯娌关系非常好,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潘昌熙与先生关系非常好吧。

  而先生在晚年的诗赋《狮子林》中有” 归来廿载京华客,儿童游钓踪能识。 ”之句。即是先生在回忆年幼时常在狮子林附近游钓。这很有可能是先生长兄带先生一起钓鱼虾,为改善生活呢。

  总结一下,即是潘昌熙作为家中长子,对先生极好,对先生早年的成长有非常正面的影响,是故笔者在文章《潘昌煦年谱》上线了!中有” 母慈兄仁 ”之评价吧。

  文章结束前,再说一下笔者在研究潘昌煦先生时产生的一次幻觉。笔者在阅读《李超琼日记》后,不知何时,大脑里产生这样一段记忆,即先生曾携其长兄一起去拜访过李超琼,且李在其日记上把先生兄长描写为身体瘦小的样子,……。但在笔者的笔记里却没有这样的记录。因为该记忆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笔者坚定地认为是又漏记笔记了。接下来就是强迫症驱使反复阅读《李超琼日记》,定要把它找出来。也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仍然无果,哈。到了今年才最终确定那记忆实际上是个幻觉。若是天下的书都变成电子的就好了,其实就需几次搜索而已。

  另,在此感谢喵友羊咩咩,传授笔者有关旧时家族过继方面的知识。比如,过继可以让家族的财产不至于旁落;无子的家族成员可以通过过继,在其过世时,仍有继子为其处理后事。还可以让继子通过祭祀,来建立阴阳两个世界的通道,相互传递支持等等。

  参考文献
  1、潘廷燮等著 《歙县迁苏潘氏家谱》,上海竸新印刷所承印,民国三年。
  2、[清]李超琼著 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编《李超琼日记 元和-阳湖-元和》,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3、[清]李超琼著 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编《李超琼日记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古吴轩出版社,2017年。
  4、[清]李超琼著 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编《李超琼日记 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宣统元年闰二月》,古吴轩出版社,2017年。
  5、王叔重,陈含素著 《吴湖帆年谱》,东方出版中心, 2017年。第9-10页。
  6、潘昌煦著 陆鸿吉编《芯庐遗集》,吴县潘氏印行,1963年。
  7、玩喵著 《潘昌煦年谱》 初编, campuswan.com, 2022年9月。
  8、潘昌煦著,玩喵编 《潘昌煦集》 初编, campuswan.com, 202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