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記錄了潘昌煦先生與沈維鈞(勤廬)的交往。

  民國十九年(1930年),顧頡剛除了推薦錢穆到燕京大學外,還推薦了另一個在蘇州工作的年輕才俊到燕京大學,他就是沈維鈞(勤廬)。

  沈維鈞(1902-1971),號勤廬,浙江吳興人。東南大學畢業后,曾任東吳大學國文講師和江蘇省立蘇州中學教員。概因沈維鈞(勤廬)於1929年至1930年期間,連續在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刊上發表「中國分地金石書目」等多篇論文,而被顧頡剛看重,並於1930年7月31日寫信向時任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所長陳垣(援庵)推薦。后沈維鈞(勤廬)為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聘用,職務為金石編輯員。1930年9月,沈維鈞抵達燕京大學,住在成府吉祥胡同五號。

  沈維鈞雖籍貫為浙江人,但長年居住於蘇州,常對人說自己客居於蘇州,實際上相當是蘇州人。這樣看來,潘昌煦先生(以下簡稱先生)與沈維鈞(勤廬)交往應起於1930年。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春,先生與顧廷龍(起潛)、沈維鈞(勤廬)三人結伴同遊妙峰山三日。顧廷龍在其《妙峰山進香調查》一文記述「……。去年四月初九和潘山笙、沈勤廬兩先生,從南道三家店上去,從中北道廊兒窪下來。各種的廟會,果然好看,一路的風景,也很雄偉,令人可愛。遊覽了兩天,可惜沒有筆記。」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南京《民生週刊》第一期,發表先生的一首五古「重九後與沈勤廬教授觀楓植園」,該詩應在1933年至1935年期間所創作,即創作於這期間的秋天,先生與沈勤廬偕游蘇州植園后。

天平在西郭,曉霜染楓葉。
欲往攬奇勝,夢魂滯舟楫。
蕭辰風色寒,城隅趁步屧。
行行入廢園,林皋殊狎獵。
曄若紅錦帳,霞光承眉睫。
即此覩幽靚,奚事窮登涉?
地偏車馬稀,路斷橋粱接。
盛遊緬觴詠,餘事講耕饁。

俯仰三十年,流暉一何捷?
開府老佛龕,繡衣謝官牒。
祗餘林樾蔭,清景猶堪攝。
矧乃秋氣高,岸巾意最愜。
頹照映宮牆,暮烟連城堞。
招攜得素心,酣醉對頳頬。
藻繪非所能,登臨敢辭輒。

  有意思的是,這首詩在《芯廬遺集》中,詩名為「重九後訪沈君勤廬於美術學校偕至植園留眺紅葉率賦志遊」。從目前筆者所收集到的史料來看,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沈維鈞(勤廬)為金陵女子大學特別講座、蘇州美術專科學校教授,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幹事。由此判斷先生這首詩寫於1935年秋的可能性更高。

  1950年后,沈維鈞被調入蘇州市人民政府文物古蹟保管委員會,任委員。而先生亦為該委員會的顧問之一,共同為蘇州的戰後文物古蹟的恢復出力。


  參考文獻
  1、顧頡剛著《顧頡剛書信集》,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年。
  2、顧頡剛著《顧頡剛日記》,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年。
  3、沈維鈞著《中國分地金石書目》,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刊,創刊號,1929年。
  4、沈維鈞著《唐楊惠之塑像考》,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第二號,1930年,第139-141頁。
  5、沈維鈞、陳子彜著《寰宇貞石圖目》,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第二號,1930年,第203-234頁。
  6、顧廷龍著 《顧廷龍全集 文集卷 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
  7、南京《民生週刊》,第一期, 1936 年。
  8、潘昌煦著,陸鴻吉編 《芯廬遺集》,吳縣潘氏印行,1963年。
  9、潘昌煦著,玩喵編 《潘昌煦集》 初編, campuswan.com, 2022年11月。
  10、玩喵著 《潘昌煦年譜》 初編, campuswan.com,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