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記錄了潘昌煦先生與錢穆(賓四)的交往。

  潘昌煦先生(以下簡稱先生)與錢穆(賓四)交往起於1930年。

  民國十九年(1930年),錢穆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而被顧頡剛推薦,被聘為燕京大學文學院國文講師。8月,經張一麐(仲仁)介紹,錢穆與先生一路同行至燕京大學,兩人一見如故,遂成為忘年交。錢穆在《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記述道:「將啓程,津浦路以積雨中斷,須乘海輪。張一麟仲仁介紹與潘昌祜佑蓀同行。佑蓀亦蘇州人,前清進士,曾赴日本學法律,返國後,仕於民初北洋政府為法官。年老退休,亦在燕大任教。與余一見如故,亦獲與為忘年交。」
  錢穆與先生當時均住在達園,是燕大為單身教授和講師提供的宿舍。錢穆在《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記述有:「既至校,與佑蓀同住朗潤園。園在故圓明園廢址左側。由燕京大門北向越一橋,不百步即至。單身教授率居此。一大餐廳,人各分食,遇佑蓀每同桌。佑蓀家住北平西城,其妻與幼子居之。佑蓀週末返家,週一晨來校。極熟北平一切掌故。常與偕遊頤和園及西郊各名勝,……。」

  民國二十年(1931年)春,先生與李祖蔭、錢穆三人結伴同遊妙峰山。錢穆在《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中記述有:「……,又曾同遊妙峰山。一湖南某君,忘其姓名,亦在燕大任課,教法律,事佑蓀如師。三人結隊,自山腳登山頂,分八程,每一程八里。沿途有廟,來者遇廟必小駐膜拜,虔誠者則三步一拜。七程五十六華里,曆級升達山頂,已黑夜。自此再一程,轉向下,群峰四繞,妙峰如在盆底。遙望燈火,如遊龍,諸路環向之。知各地來敬香者,正絡繹不絕。余三人餐後小憩,亦攜燈火續行。抵妙峯,已深夜,無宿處。道士引至一小屋,供周文王神座,幸得隙地。佑蓀拼兩空桌為床,睡其上,余睡神座右側地上。凡求子者皆來拜,終夜不絕,一如其向余而拜,竟終夜不得眠。明晨下山,佑蓀精神旺建如常,誠亦難得也。」
  是年夏,錢穆受聘於北京大學歷史系,並攜太太到北平,先生將城裡的宅院割出別院,供錢穆夫婦居住。一年後,錢穆在北大站穩腳跟,錢穆一家才從先生位於西城的宅院移居至二道橋。錢穆在《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中記述有:「與余同年來北大者,尚有哲學系湯用彤錫予。……。余是年攜眷去北平,潘佑蓀割其寓邸之別院居之,距北大甚遠。……。一年後,余家自西城潘宅遷二道橋,凡三院四進,極寬極靜。」

  顧頡剛在其日記中,亦有記錄其與先生、錢穆(賓四)的交往。如下:
  民國十九年(1930年)9月15日,顧頡剛到達園探訪先生和錢穆。
  民國十九年(1930年)12月6日,顧頡剛到達園,探訪先生、錢穆等。
  民國二十年(1931年)3月16日,顧頡剛到達園,探訪先生和錢穆。
  民國二十年(1931年)3月31日,晚上,候芸圻設宴,先生應邀到海淀西園赴宴,同席的還有候芸圻、顧頡剛、錢穆、容希白、吳子馨、方欣安、顏虛心、謝剛主和劉盼遂。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8月10日,先生在蘇州皮市街十號的家中設午宴,招待親朋好友。「……。予別世昌,獨到皮市街潘宅吃飯。三時許歸。……。今午同席:陸棣威、盛霞飛、吳臒庵、錢賓四、起潛叔、予(以上客),潘由笙(主)。」


  參考文獻
  1、錢穆著《錢賓四先生全集 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2、顧頡剛著《顧頡剛日記》,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年。
  3、吳梅著《吳梅全集 日記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4、玩喵著 《潘昌煦年譜》 初編, campuswan.com,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