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展示了由潘昌煦先生以行书七言对联《花光不定经风过,山气常阴识雨来》。
潘昌煦先生(以下简称先生)的行书七言对联《花光不定经风过,山气常阴识雨来》,如下图所示。
上图拍摄自图书:卢国俊著《清代翰林墨迹赏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以下是卢国俊对先生该对联的评语摘录:
此件潘昌煦《花光不定经风过,山气常阴识雨来》行书七言联,尺寸129cm X 32cm,纸本,写得峻猛跌宕,清逸秀朗。取法李北海、王羲之,兼赵孟俯、董其昌。“光”“定”“经”等字有李北海《云麾将军碑》雄秀奇宕字势,“花”“风”“过”“常”“阴”兼王羲之《圣教序》体势。用笔“山”“花”藏锋古厚,“光不定”峻猛犀利而不失敦厚古朴,属典型的碑帖结合笔法,“气”是帖学侧妍飘逸笔法,其他字均带有碑意。落款小字是赵董风致。经考,此联上款人“鼎中仁兄”为中国铁道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王开曾,与作者潘昌煦同乡。王开曾(1884-1932),江苏苏州人,字鼎中。曾随詹天佑筑平绥铁路,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
从王开曾(鼎中)的生卒年可推断,该书法作品创作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之前,应是先生早期的书法作品之一。至于更精确的创作时间的推定,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卢国俊所提供的信息包含王开曾、詹天佑、平绥铁路(又名京绥铁路、京包铁路)等,沿着这些线索查下去,或许可得意外之收获呢,故特志之。
参考文献
1、卢国俊著《清代翰林墨迹赏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年9月。